在社會各界對于完善塑膠跑道翻建各種環節標準系統日益強烈的呼聲中,《閔行區學校塑膠場地建設管理方法》有望出臺。記者日前從閔行區教育局后勤保障基地獲悉,該局正起草的這個方法對塑膠跑道施工提出多項標準,并要求跑道施工必須在7月底前完工,留出足夠時間蒸發。
這項方法將一致投標文件、施工合同、原資料標準、建設過程管理、驗收方法、檢查要求等。在建設過程中,要求原資料現場取樣檢查,層層把控各道施工工序,確保塑膠跑道最終檢查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在具體確定塑膠跑道項目核算時,將充沛證明項目的可行性,將各種影響工期的不利要素具體充沛證明。所有項目竣工后,將要求學校公示塑膠跑道檢查報告。
對于學校校舍補葺“過度”頻頻的問題,閔行區教育局明確,將依據校舍建造或投入使用的年份確定全體修理周期,即公辦學校一般6-8年、民辦學校10年。達到修理周期時,校舍現狀確實已經影響正常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準則上組織由公共財政進行全面全體修理,不到周期一般不組織全體修理。而在修理周期內,公共財政只集中對存在安全隱患或者雨水滲漏、管道阻塞等影響校舍正常使用的問題進行局部補葺。
而一些涉及面較廣的新建項目,在開展之前閔行區教育局將進行前期評估研究,在開展評估研究時,也將廣泛邀請學生家長參與,聽取他們的意見主張。閔行區教育局后勤保障基地相關負責人表示,影響室內空氣質量的要素主要是修理資料和木質家具,現在區教育局正提議提高學校家具板材質量標準,準則上學校木質家具都應選用更加環保的E0級板材。這種資料的甲醛釋放量小于或等于0.5mg/L,對教室的污染更小。塑膠跑道